瘦西湖是从隋朝到清朝的扬州城濠(护城河),现为国家重点名胜区,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重要组成。
图片
扬州是“中国运河第一城”,瘦西湖与大运河相通,其瘦长的身段起于乾隆御码头,止于观音山,全长4.3公里,水域面积为700亩,景区面积近2000亩。
图片
无数天然和人文景观呈带状分布在漫长的景区,美如一幅蜿蜒秀丽的山水长卷。
图片
"两堤花柳全依水,一路楼台直到山"。柳如烟,花如锦,花天锦地的瘦西湖因此荣膺“园林之盛,甲于天下”之盛赞。
图片
“长堤春柳”
扬州盐商富甲天下,瘦西湖因盐而兴因盐而衰,又因战乱而破败。
图片
为了重兴故园,光绪年间,修复了五亭桥、小金山,上世纪80年代后,又修复了二十四桥、熙春台、卷石洞天、万花园、石壁流淙等景点。
亭桥结合的五亭桥壮如长城入水,美若莲花盛开,又称莲花桥,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扬州的地标和名片之一。
图片
该桥黄瓦红柱,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,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,被桥梁大师茅以升誉为中国最秀美最富艺术代表性的桥。
图片
小金山又称长春岭,是瘦西湖的制高点,登高可览全湖景色。因岛上遍植梅花,又曰"梅岭春深"。
图片
清代时,为了让乾隆御船能直抵大明寺的平山堂,扬州人开挖新河,挖出的泥土堆成了瘦西湖最大的岛屿小金山。
小金山是湖上建筑最密集之处,吹台、月观,琴室、书屋、棋室、风亭等云集于此,有"湖上蓬莱"之称,在清代时就已是瘦西湖人气最旺之处。
图片
小金山
吹台为一座临湖而建的四方亭,因乾隆曾在此垂钓,又称钓鱼台。
亭子三面的圆形洞门被称为"三星拱照",其以门借景的手法为我国园林框景艺术的典范。
图片
透过洞门,可一览五亭桥和高30余米,仿北京北海白塔而建,贵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瘦西湖白塔。
“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”。扬州是著名的月亮城,在视野开阔的“月观”可推窗见月,可临湖赏月,天上水中二月交映的美好景象让人神思悠悠。
图片
石为园之魂,瘦西湖大门外立有一尊高大太湖石,它托起了世界遗产的标志,是瘦西湖赏石观景的前奏。
图片
小金山关帝庙庭院内的钟乳石盆景长宽高分别为266、88、49厘米,陈放在太湖石底座上。
钟乳累叠的此石来历不凡,相传为宋徽宗花石纲遗物
图片
“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”,二十四桥因杜牧的诗句而名扬千年。
图片
二十四桥景区主要由熙春台、二十四桥、玲珑花界等组成。
金碧辉煌,皇家气派的熙春台是扬州“二十四景”之一的“春台明月”,为景区主建筑,相传是盐商为清朝皇帝祝寿而建。
图片
熙春台
二十四桥为单孔石桥,奇妙的是,它处处不离二十四:长24米,开云电竞宽2.4米,有24根栏杆和24块栏板,桥两侧各有24级台阶。
图片
扬州自古就是花城,有“十里栽花算种田”之盛况。琼花(木绣球)和芍药(又称五月花神)是扬州的市花,瘦西湖万花园每年要举办中国扬州万花会。
图片
琼花
古人称牡丹为"花王",称芍药为"花相"。广陵(扬州)芍药美艳绝伦,与洛阳牡丹齐名,苏轼在《东坡志林》中赞道:“扬州芍药为天下冠。”
图片
芍药
玲珑花界不仅是著名芍药观赏地,其奇绝的石景也不同凡响,和谐地与姹紫嫣红和青枝绿叶融为一体。
图片
玲珑花界的石山
图片
玲珑花界的石景
“扬州以名园胜,名园以垒石胜”。
扬派叠石艺术在清代就已在全国独树一帜,其风格与扬州园林一样,兼具南秀与北雄,其美学追求和形制讲究“形体的空灵”,即所谓的“中空外奇”,“进山能入腹”。
建于清代的太湖石假山“卷石洞天”又称九狮山,是扬派叠石的精典之一。
图片
其叠艺精湛至极,毫无拼接斧凿之痕,达到了虽为人作,却宛若天然的境界,被《扬州画舫录》的作者李斗誉为“郊外假山,是为第一 。”
图片
卷石洞天谷幽峰险,气势雄秀,入洞可领略洞中有天的奇趣。
图片
临水可感受清泉石上流的美妙。
图片
卷石洞天损毁于战乱,后由扬州园林专家吴肇钊于1989年主持修复。
图片
整个卷石洞天景区由水庭、山庭与平庭组成,含有石屏鹤舞、飞泉鸣琴、瑶台枕流等十个景点。
图片
“石壁流淙”为扬州二十四景之一,由静香书屋、黄石假山等组成。
图片
黄石假山
静香书屋原为大盐商徐赞侯的别墅,乾隆南巡时赐名为“水竹居”。
图片
静香书屋前的太湖石
“静香书屋”的漆书为扬州八怪之首的金农所作,正门的楹联“飞塔云霄半,书斋竹树中”为郑板桥所题。
石壁流淙的黄石假山拔地而起,奇拙壮美,源源活水借助山势随形流淌,发出“淙淙”水声。
图片
此山毁于晚清战乱,于2007年用1.2万吨黄石重新叠成。
图片
冶春园位于大虹桥以西,景观临水而筑,水景石景别具一格。
图片
凫[fú]庄是五亭桥东侧四面环水的小岛,原为乡绅陈臣朔的别墅,因状如野鸭浮水而得名。
图片
图片
凫庄小巧精致,石景与园景相得相宜,美若水上仙境。
图片
徐园位于长堤春柳的北端,建于清代桃花坞旧址上。
图片
徐园
徐园秀美雅致,园中湖石布景,荷池黄石堆岸,别有情调。
图片
徐园
春波桥位于徐园东侧,于上世纪80年代重建,两座黄石假山垒成桥基,雄峙在桥的两端。
图片
春波桥与大虹桥、长春桥、莲花桥形态不同,趣味各异,但雨雾一起,一层空朦的轻纱便弥散开来,将相邻的这四座桥一同笼罩在雨里雾里,浑为一幅奇幻迷离的烟雨图画。乾隆陶醉此景,每次游湖必到“四桥烟雨楼开云电竞”凭窗眺望。
图片
四桥烟雨楼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